1.视界战疫丨广元市广播电视台:主播带你看广元硬核战“疫”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教育与舆论引导工作,由四川省委宣传部指导,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抖音从2月20日起联合四川省十家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视界战疫”抖音直播活动。
在6天时间里,四川省十家电视台进行直播大接力,每天直播4个小时,带您走进四川各市州战"疫"一线,听抗疫前线无数逆行者的感人故事,感受四川各地不惧艰险驰援武汉的深情厚谊,看四川抗疫和复工复产并重、城市逐渐复苏的生活场景,展示四川在疫情防控战役中的精准举措和保证城市运行的不懈努力,从而形成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正能量舆论场。
本次直播以“视界战‘疫’ 硬核广元”为主题,带您走近监测卡点,看迅速集结的广元人坚决守好“北大门”,带您走进“耙耳朵”男人家里,监督承诺做一年家务的丈夫;带您走上城市街头巷尾,见证大爱无疆的热血广元人;带您走近复工复产一线,“镜”观川北门户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干劲。在这场全民战疫中,广元“手起刀落 ” 快速有力,十分硬核又温暖无比!
由广元市广播电视台两位主播和大家一起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两个小时的直播里,通过多样化的内容为大家全面呈现广元人民阻击疫情的艰辛、支援湖北的决心、复工复产的信心,为湖北加油、为中国加油!
2.四川省视协动漫专委会倡议制作抗疫动漫MV《春天的希望》
在四川省视协动漫专委会倡议下,副主任单位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动画老师们通过远程线上各种方式,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和中国美术学院及北京电影学院、山西传媒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成都大学东盟艺术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以及四川传媒学院五十多位漫画家、艺术家及高校师生原创共计近百幅原创漫画作品。川传数媒学院的树莓动画老师们历时七天七夜,最终制作完成抗疫励志公益超高清4K动漫MV《春天的希望》。
3.内江广播电视台:“方舱日记:涓涓细流,汇成江海 众志成城,战胜新冠”
前记:微光即使再渺小,聚合在一起,也就成了光亮。
空中俯瞰,我们战斗的地方,武汉汉阳国际博览中心,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2月21日上午,湖北汉阳方舱医院第一批治愈患者出院,此次一共53人出院,最大者64岁,最小者18岁。其中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治愈的有22人。
而我,就是千千万万奔赴一线战斗中的一员,每天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一份自己的微光。
在方舱医院里,除了日常的护理工作,更多的是给患者带去关心、鼓励。比如我们组建了甜城心声微信群,让患者加入,并在群里发送一些防护、治疗小知识,和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交流,帮助患者提振信心。我们还在方舱医院里教患者打八段锦和呼吸操,得到了一致的欢迎和好评。
在连日来的接触中,我们尽可能地给换着带去除医护外的更多地关怀。我们也认识了很多热心的患者,他们主动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成了方舱医院里的志愿者,分担医护工作者的负担。
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也在利用各种休息时间认真处理好内江医疗小分队内外的各项事务,组织给我这份重任,我必将好好完成,不辜负甜城430万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每当感觉有些累的时候,总想给家人聊聊,在给家人联系的时候得知内江市委市政府、内江市总工会、内江市妇联、内江市卫健委、内江市中医医院以及社会各界对家人的关怀都是无微不至的,心里更加感动,有了这么多人的关爱,我们奋战的路上,从来不觉得孤单,这一份份爱汇聚的能量,成为了我前行中最好的力量。
在前线工作中,我时刻铭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随时起到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在省卫健委疫情防控指挥组和四川援鄂总联络安排,要求我们组建重症医护团队加入第一批医疗队,参与武汉红十字医院医疗救治工作。在医疗队临时党委发出倡议,号召我队重症专业医师和护士的时候,内江小分队的队员积极报名,付萍、肖华毅、陈波等纷纷请战,我也第一时间写好了请战书,但由于身兼队长和小组临时党支部书记一职,组织上未接受我的报名。我并不懊悔,因为我肩负着内江20人医疗小组,以及四川第六批援鄂医疗队的相关工作,服务好整个医疗队,也是属于我光荣的任务。
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正如茫茫世界上的一滴水。但正如这场突如其来的疫病,把我们都汇聚到了一起,也变成了江海。
我们每一个医护工作者、每一个志愿者、每一个战斗在自己岗位上的人,甚至还有那许多叫不上名字默默奉献的人,正如一丝丝微光,聚合在一起,也便成了照亮希望的光芒。
在这里,加入一段视频吧,记录一下在方舱医院工作的点滴。
愿这段生命的历程正如那道汇聚的光亮,永远激励我前行。
4.【抗击疫情】遂宁传媒集团:燃情MV《加油,中国》 传递遂宁力量
冲破眼前暂时的黑暗,迎接美好生活的出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由中共遂宁市委宣传部,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策划出品,遂宁传媒集团制作的MV《加油,中国》正式发布!
5.雅安市广播电视台:青春无畏——战“疫”中的90后
今年,第一批90后进入“而立之年”。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战“疫”中,曾经被呵护的90后,已经成为一支青春力量,守护着别人的健康和生命。一次次义无反顾的选择,一个个奔波忙碌的身影,90后战斗到底!
6.巴中市广播电视台:驰援武汉,巴中40余户村民捐菜8000余斤
“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在武汉封城的第18天,你们不远千里,将自己的新鲜蔬菜捐献给我们,我们深感温暖,真诚感谢!”2月9日,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卓刀泉街道办事处给平昌县泥龙镇瓦桥村全体村民发来了感谢信。
贫困“摘帽”,心怀感恩
瓦桥村地处巴中市平昌县、宣汉县、通川区三县(区)交界处,交通不便、产业滞后,村民主要依靠务工维持生活,2014年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
“以前是泥巴路,一下雨,大车小车无法通行,摩托车都随时可能滑倒。”村民鲁学国把致贫的原因归结在交通劣势上。路不通,村民的农产品运不出去,变不了钱,农药、化肥、生活用品却高价进村,要是生了病,“小病靠拖、大病听天由命”,产业也成不了气候。
同样是在2014年,瓦桥村迎来了转机。在国家扶贫项目支持、平昌县水产渔政局的帮扶下,村里硬化了8公里村社道路,告别了肩挑背磨的历史;院户路通到家门口,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引进业主、培育大户,因地制宜发展青花椒、养殖等特色产业,吸引150名村民就地就业,人均增收800多元。2017年底,瓦桥村顺利脱贫摘帽。
脱贫摘帽后,鲁学国买了一台彩电,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在新闻里看到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点严重,虽然国家出手了,但我们还是想为国家、为武汉做点什么。”
武汉告急,倡议捐菜
“口罩告急!药品告急!床位告急!生活用品告急!武汉告急!”张杜是湖北省宜昌市海源物流公司的一名员工,1月初回到老家瓦桥村过年,通过电视、朋友圈,他随时关注着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情况。
“我们老总在宜昌各地买菜,然后捐给武汉雷神山医院。”2月5日晚,村支书张晓峰刚刚摸排“四类人员”回来,儿子张杜就让他看金总的动态。
“我们也想支援武汉,该做点啥呢?”张杜问道。这一问,张晓峰犯了难:捐钱吧?瓦桥村虽整体脱贫了,但村民们还并不富裕,捐少了怕人笑话,捐多了实在拿不出来;出力吧?现在是隔离期,出不了村也进不了武汉。
“我们也捐菜!”张杜建议道,“而且我们村的菜更绿色、更新鲜。”
仅自己家那点菜,不够一背篼,咋捐?张晓峰和村里9位社长商议,决定向村民买菜,捐给武汉雷神山医院,并从泥龙镇农资门市买了180个塑料框。
踊跃捐菜,两天筹集8200斤
听说张晓峰要买菜捐给武汉,村民们搬出家中贮藏的南瓜,从菜地里收回青菜、萝卜、白菜等保鲜期长的蔬菜,堆放在公路边,等张晓峰开车来收。
“国家对我们帮助那么大,我们捐不起钱,出点菜总可以吧。” 72岁的袁金德不顾年迈,不仅自己拿出了南瓜、青菜、白菜等,还跑到毗邻的宣汉县庆云乡白玉村亲戚家“要”菜,2月6日、7日两天,她就准备了3000斤鲜菜。
让张晓峰感动的是,村民们都不肯收钱。“武汉有困难,我们理应伸出援手,哪个还要钱哦?”大家都说。
村民鲁学国年迈体弱,愿意捐菜却无力收割,张杜就和老人的三个孙子一起收菜,还给他们发红包鼓励,四人一下午就拔了500斤萝卜。
“种菜的40余户村民两天时间就捐了8200斤蔬菜,其中九成村民都是贫困户。” 张晓峰说,贫困户张万宗不仅捐了蔬菜,还捐了一些大米。
2月7日晚7时许, 张晓峰从面包车里搬出最后一批菜,就张罗着家人分类、搬菜、装框,一直忙到晚11时,才装完全部蔬菜。
驰援武汉,爱心送达
张晓峰介绍道,他们原计划自己直接送到武汉,联系了几个本地货车司机,都需要时间去办健康证明。迫于无奈,张杜向公司伸出了援手。
“我们免费帮你们送菜。”金总当即表示,2月7日晚12时,海源物流公司司机向月赶到了瓦桥村。
2月8日早8时,向月带上平昌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发放的通行证,发动装满蔬菜的货车,从瓦桥村向武汉雷神山医院驶去。
2月8日晚8时许,经过近12个小时、1000余公里的长途奔驰,装满蔬菜的货车到达武汉雷神山医院。因全国各地驰援雷神山的物资纷纷到达,武汉市洪山区疫情指挥部决定将这批蔬菜就近转给卓刀泉街道办事处分配。
2月9日,卓刀泉街道办事处给瓦桥村全体村民发来了感谢信。“虽然转给了卓刀泉街道办事处,没有直送雷神山医院,但也是支援武汉,村民们没有遗憾。”让张晓峰稍微有些遗憾的是,村里主要发展青花椒、茶叶、生猪等产业,种植的蔬菜较少,又想抢早送达武汉,“才捐了这点,都不好意思提。”
7.资阳新闻传媒中心制作抗疫题材纪录片《战“疫”守护者》
为了让广大群众对基层干部的防控工作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资阳新闻传媒中心拍摄制作了一部抗疫题材纪录片《战“疫”守护者》。该片以跟踪拍摄的形式,真实记录了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莲花街道办事处的普通基层干部李杰,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李杰为辖区居民当起了“代购员”“快递员”和“宣传员”,每天他都会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虽然每天的工作繁忙琐碎,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李杰以及他的“战友”们却一丝不苟地坚守岗位守护着家园,展现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担当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