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在诗婢家美术馆组织召开2022年“川派评论”建设工作部署暨献礼建党百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青年评论人才培训班阶段性总结会议。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四川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李明泉,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艾莲,四川省文联理研室主任赵晴,成都传媒集团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评协副主席李若锋,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培训班项目负责人林莉,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韩刚,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曹峻冰,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袁一民、李立、陈超出席会议。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委会代表,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代表等近30人参加。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白浩主持会议。
会议议程分为三部分:一是对献礼建党百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青年评论人才培训班第一阶段授课的总结与下一阶段培养方案的讨论改进;二是对2022年“川派评论”建设主题月谈会工作进行选题策划和具体部署;三是讨论省评协《关于贯彻落实省第八次文代会“七大工作目标”的未来五年实施计划》。
林莉书记介绍了本次青年评论人才培训班项目进展情况,并强调第一阶段培训班效果出乎意料地良好,她期待通过本次培训班项目,能为川派文艺评论贡献力量。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郭玉秀就学员遴选、教学设计与管理和授课效果三方面做了详细汇报。本次培训班项目严格把关学员入学资质,学员带文参训;课程设置充分考虑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新要求,围绕提升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素养主线,课程设计突出导向性和前瞻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授课效果方面,第一阶段培训结束后的调查问卷显示学员培训满意度为98%,同时,学员也提出了希望增加更多观摩实践活动、丰富授课门类等建议。李明泉主席对本次培训班课程设置充分肯定,并对培训班学员寄予厚望,他期望这30位学员能够切实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深入创作现场参与创作,成为文艺评论界最有活力的30人,他建议省评协吸纳表现优异的学员成为协会会员。
白浩秘书长介绍了省评协关于文艺评论传播平台阵地、高校文艺评论基地、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高地、“川派评论”主题月谈会品牌建设的未来工作计划。针对2022年“川派评论”建设主题月谈会工作部署,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巴金文学院院长赵智表示巴金文学院一直致力于四川作家队伍的发掘与培养,呼吁评论家多关注四川文艺者的创作,并希望巴金文学院与省评协未来能有更多合作机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主任马平就如何在文学评论界发出四川声音、如何在全国评论界树立“川派”旗帜给出见解,他认为文艺工作者应立足四川,以四川为大本营,才能构建成一个能代表四川的流派。韩刚主席指出虽然艺术规律是共通的,但不同艺术有不同的内在规律,各专委会应着重培养各艺术门类的专业人才,只有具备开展理论评论的专业素养,才能得到更广范围的认可。他强调省评协是“川派”的基础,大家要共同努力形成风格鲜明的“川派评论”。民间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代艺术》总编蒲秀政认为创作要深入生活,文艺评论需要深入作品,不能脱离文本评论,他建议应该多组织评论家到现场观摩戏剧、舞剧、音乐会等舞台演出,这样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文艺评论。
曹峻冰教授指出评论作品的影响力与评论对象息息相关,文艺评论的对象不仅仅有文学,还有更多其他艺术门类,比如电影、音乐、话剧、绘画等。他期望省评协能够培养更多技术人才,并将四川本土评论家推向全国,力争做到让外界声音主动说四川有“川派评论”。
从文艺评论创作者心态角度,李立秘书长提出“简单”“纯粹”的重要性,他认为评论家应该少关心项目、奖项等外在物质,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修炼上。袁一民秘书长则强调“努力”“责任”“忠诚”三个关键词的重要性。各专委会代表与其他参会嘉宾踊跃发言。西南油气田公司新闻中心主任编辑李咏瑾建议可以将更多优秀的文艺评论推介至报纸文艺副刊;书画摄影评论专业委员叶莹希望未来能与省评协在工作上有更多联动;成都诗婢家美术馆馆长、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专委会赵文溱强调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并就如何为优秀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提出创新性想法;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王瑛表示会更加努力工作,争取为“川派评论”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参会嘉宾对《省评协关于贯彻落实省第八次文代会“七大工作目标”的未来五年实施计划》(下称“五年实施计划”)表示赞同,并在此基础上分享感想与建议。赵晴主任对省文联理论研究室与省评协的合作进行规划,充分肯定省评协的“五年工作计划”,并认为本次会议讨论热烈,是四川文艺评论蓬勃生机的体现。艾莲副主席感慨在四川省文联指导下、在李明泉主席带领下,省评协取得了不易但傲人的成绩,并相信在共同努力下,省评协发展将会更上一层楼。李若锋副主席认为“五年实施计划”十分全面,关于“建设川派评论主题月谈会品牌”的举措价值颇高,并表示愿意加强其主持的成都传媒集团智库建设与省评协的合作。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专委会副主任胥勋池结合自身经历,详谈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意识的重要性,他建议省评协的微信公众号与网络频道建设要加快步伐。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曹新伟表示加入省评协后,产生了极大地创作动力,她十分赞赏“五年实施计划”中的“文艺全系统、创作过程机制建立”,她认为产学研联动,介入文艺创作者生产全过程,提前布局重点作品,将有利于创作者创作出更能被市场、观众与评论家三方都接受的作品。作为2022年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奖的获得者、四川省剧目工作室编辑部主任邓添天分享创作心得,并感谢省评协提供的众多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李明泉主席作会议总结发言,他强调2022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重温讲话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具有重大作用,文艺工作者应将其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的系列论述结合起来,重读、细读、精读、研读。文艺工作者要强化政治意识,严格把关文艺创作,聚焦工作主线,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