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双百”文艺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学创作,围绕“搭平台、出作品、出人才”开展工作,精心浇灌之下,珙县文学之花正绚丽开放。
一、以活动为载体,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推进文学创作。每年组织2-3次采风、改稿会、培训会等活动,并争取省、市有关文学活动到珙县举办。宜宾市作家协会与珙县作协共同举办中篇小说《老躬的挽歌》作品研讨会。四川省作家协会“红色文学轻骑兵,百场讲座进基层”暨四川省图书馆“21市州讲座联盟”活动走进珙县。首届宜宾青年诗人笔会在珙县举行。县作协在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直接领导下,先后邀请著名作家周云和、杨角、蒋德均等到珙县作文学创作专题讲座,邀请全国著名作家家石一枫、陶纯到珙县举办文学创作笔会,指导珙县文学创作。同时,做好“走出去”工作,先后有30余人次走出县外,参加省市级文学创作培训或文学交流。发现培养文学创作骨干20余人。
二、小说创作取得重大突破。县作协主席毛美权的中篇小说《老躬的挽歌》在《四川文学》2016年第8期头条发表,入选《2016四川小说创作年度报告》,被赞为“珙县文学创作的一次飞跃”,时任县委书记叶盛批示:“再接再厉,为珙县文化名县建设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学精品。”会员陈先礼的小说《希望》《妹妹窝》分别在重要文学名刊《北京文学》《青年文学》上发表。王昌东的小说上了《鸭绿江》,潘泽涛,会员长期在《宜宾日报》《宜宾文学》等发表作品。
三、散文质量稳步提升。肖绪华出版散文集《生命河》《又是明月光》《水流云在》。高彬的散文《故宫情思》在《人民文学》发表,另有作品在《散文选刊》《海外文摘》等期刊发表。黎成田的散文在《文艺报》《散文百家》《南方周末》等报刊发表。王章德四年内三次上稿《四川文学》,分别为《七月长歌》《波罗蜜经》《店号“忠艺”》。陈先礼在《四川文学》发表《三百里长歌》。
四、诗歌作品遍地开花。近年来,活跃在珙县的诗人有萧绪华、王昌东、曾元飞、王甲乾、周彪、肖胜寒等。肖绪华在报刊杂志发表大量作品,出版诗集《鸽子与鹰》《大地听歌》《献诗或颂词》。王昌东频繁亮相《诗刊》《星星》《诗歌月刊》《绿风》《星火》《特区文学》《散文诗世界》等重要期刊,出版诗集《空洞》。曾元飞在《人民文学》《阳光》《陕西文学》等期刊发表作品。王甲乾在《星星》《四川文学》《诗潮》《绿风》《延河》《草堂》《青年作家》《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期刊发表大量作品,出版诗集《抵达,或者离开》。周彪组诗在《三峡文学》发表。肖胜寒在《诗刊》《绿风》《宜宾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诗歌那段末尾建议加一句:黄淑云的诗词多次在《中华诗词》发表。
五、电影剧本和报告文学硕果累累。周彪创作的电影剧本《僰国传奇》已申报国家电影局版权,并立项,即将开拍。萧绪华的中篇报告文学《地心营救》讲述了杉木树煤矿“12.14”透水事故发生后,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坚持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通力合作,精心组织抢救,13名被困者奇迹生还的故事,《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22年第2期全文刊载。毛美权创作的《打造深山里的童话世界》荣获宜宾市报告文学一等奖。《僰乡英贤何成湘》是珙县公开出版的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记录了珙县革命家何成湘与周恩来、杨靖宇、赵一曼等共同战斗的革命经历,是献给建党百年的重要礼物。
文学创作成绩的提升,也为作协带来了诸多荣誉。肖绪华荣获全国党报副刊好作品一等奖,第四、五届全国乌金文学奖;高彬荣获《散文选刊》年度散文奖;王昌东多次在各级征文中获奖。据不完全统计,珙县作家协会先后有30多件作品获市县政府文艺奖。
著名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主席周云和对珙县作协给予高度评价:“珙县作协成立之前,文学作品在市级媒体发表都很难。现在,珙县在宜宾十区县中,已经率先实现小说、诗歌、散文三大主要文体均有作品在省级及其以上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发表。”作协会员1人当选省文代会代表,1人当选省作代会代表。2021年3月,珙县作家协会被四川省作家协会表彰为2021年度四川省作协系统先进集体,作协主席毛美权被选为四川省作家协会著作权保护与开发委员会委员。
珙县作家协会主席毛美权说:“成绩的取得,一方面靠协会班子团结及会员们共同努力,另一方面靠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力支持。上下齐心。我们坚信,珙县作家协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坚守“双百”方针,必将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重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