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接地气的方式 吹响护林防火“集结号”
当下,正值凉山州森林草原防灭火重要时期,凉山州各地党员干部群众坚守防火一线,将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为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铜墙铁壁”,各地多举措开展宣传工作,织密护林防火安全网。今年清明,按照凉山州委、州政府要求,在州级机关下沉督导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期间,凉山州文联深入到宁南县华弹镇、西瑶镇等片区各卡点、林区,通过提问、实地走访、查阅台账等形式开展下沉督导工作。
在华弹镇水塘村走访时,遇到了这样一支乡村文艺队,他们自编自唱护林防火顺口溜,以接地气的方式帮助当地政府吹响护林防火“集结号”,筑牢森林“防火墙”。在他们看来防火宣传就是要接地气,深奥的道理要用通俗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自主的编发传唱,更加体现了宁南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工作已深入人心,营造出人人防火的良好社会氛围,真正做到森林防火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入脑入心。
《森林防火记心中》
防火卡点,最重要,车辆过路讲礼貌。
先扫码,后登记,希望大家,别生气。
山上不要,带火机,防火意识,要牢记。
上坟纸蜡,不能烧,家家户户,要知晓。
你要闯,你要犯,拿点颜色,给你看。
一个人,要学法,懂法知法,无牵挂。
保护生态,是根本,凉山防火,敲得紧,县委领导,跑得勤。
都是为了,老百姓,党委政府,天天讲,防火防疫,不能离。
村社干部,团结紧,烈日寒风,在搜行。
有的人,编马鼓,装疯卖哑,真糊涂。
不签字,不扫码,还把卡点人员骂,
这种人,素质低,闲时只会吹牛皮。
一旦失火,烧了山,自己就把监牢关。
害儿害女,害自己。
想想当今,好时代,有吃有穿,多自在。
防火警钟,心中记,绿色家园,别失去。
全县人民一条心,定叫青山变黄金,变黄金。
水塘村文艺队队长 陈绍信
2022年3月18日
为寂静的乡村生活 增添一分“喧闹”
没有服装,也没有道具,就连场地也十分简陋,几把二胡,一个便携音箱,以及自制的叫不上名的打击乐器,这支“硬核”文艺队来自宁南县华弹镇水塘村。这支乡村文艺队里聚集着一群中老年文艺爱好者,平均年龄50岁左右,他们激情阳光,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没有服装,就去县上借服装,没有乐器,就自制乐器,办法总比困难多。”水塘村文艺队队长陈绍信说道。
现如今,农村生活大都简单,太阳升起时,去地里干活,太阳落下时,便回家休息;做一餐饭,一家人围坐一起,静静享受,或许只有电视机的声响能够增添一分喧闹。
一次偶然的机会,打破了这寂静,村委会的大喇叭里通知说要组建村文艺队,所有村民都可报名参加。
在华弹镇镇党委的支持下水塘村文艺队组建了起来,水塘村文艺队队长陈绍信,是一位文艺爱好者。据他介绍,乡镇上没有学习音乐的条件,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为了写歌,在2010年还自费到县城去找老师学习电子琴。现今,陈绍信作词、作曲、写诗、快板,都不在话下。
这支队伍自2004年组建以来,已有18个年头,村民们都是自主自愿参加,从当时的几人发展到现今50余人的文艺队,其中就有11位队员是中共党员。在队里,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乡村文艺队 “舞活”百姓大舞台
移民搬迁以来,华弹镇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镇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健身设施等基本完善,镇上的基础设施条件、人居环境及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老百姓在精神文化方面也迸发出展现自我的“表达欲”,跳广场舞、唱民歌、健身等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生活常态。从前,农村文化、休闲娱乐活动较少,一般只有村里办喜事时才会热闹一点,组建文艺队后,村委会的大舞台便用的越来越频繁了。
“我们家里人也非常支持,叮嘱我们玩归玩,也要注意身体等等。”移民张仲会说道。在村委会观看的老人、小孩开心地鼓掌,口中轻轻地哼着曲调,在温暖的阳光下,这一幕的惬意和欢乐正是乡村振兴成果最好的诠释。
村民们利用农闲时间排练,不断提高演出水平,经过几次的上台表演,大家逐渐自信起来。特别是在各种大小节庆期间,文艺队“舞活”了乡村大舞台。每逢节庆日就会在村委会内进行演出,还积极参加镇、县等组织的文艺汇演。据初步统计,水塘村文艺队目前已编排了五六十个节目,他们常到周边村组“巡回”演出,主题以歌颂党感党恩、宣扬百姓幸福生活为主。有多个“拿得出手”的节目,涵盖了舞蹈、合唱、独唱、朗诵、快板等多种形式的表演。他们为新农村建设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展现了新农村的文化自信。他们在展现自我的同时,也展现出新时代乡村新风貌。
移民搬迁跟党走 开启美好新生活
20多年前三峡工程成功创造了百万大移民的奇迹,移民们“舍小家为国家”的赤子情怀,如今再现到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提起华弹镇,不得不想起在2020年与2021年之交,一场规模宏大的移民搬迁在白鹤滩水电站库区进行;不得不想起2011年到2021十年间,移民干部们走遍山山水水,动员十余万移民从村庄搬进城镇,迈向致富路、求学路、幸福路的艰辛路程。
滔滔金沙水,巍巍白鹤滩,泱泱国重器,深深移民情。水塘村文艺队里吸收了不少搬迁的移民,他们为支持国家建设搬离老宅,住进新居。如今,金沙江畔移民生活环境发生了大变样,美好的生活在开启,感人的故事也正在发生。
“以前在宁南县城打工,移民搬迁之后就回到了华弹,我是2021年12月加入村里的文艺队,空闲时就和姐妹们在一起唱歌跳舞、排练节目,现在日子越过越好,生活也越来越精彩。”移民张仲会说道。
“移民搬迁是一家,大风大浪都不怕。共建和谐新宁南,世世代代跟党走”,这是水塘村文艺队队长陈绍信在两年前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动员时写下的《移民搬迁跟党走》三句半串烧。这朗朗上口的节奏,诚挚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库区移民的不舍,移民干部的不易。
“团结、友好、奋进”陈绍信用这三个词来概括了自己对新农村生活的认识,水塘村文艺队的歌舞不仅跳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更跳出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宁南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
《移民搬迁跟党走》三句半串烧
移民搬迁,政策好。不要吵架,不要闹。还有什么,不知道。(多问)
政府搬到,我家乡。村民个个,喜洋洋。占地费用,已到账。(放心)
政府出面,来牵头。有人还是,不满足。一切听从,党的话。(不怕)
白鹤滩水电,跨骏马。灯火通明,照江面。打造旅游,好景美。(真美)
人民政府,早建好。娱乐广场,离不了。载歌载舞,多欢快。(好时代)
政府修到,我家乡。道路沟渠,大变样。幸福生活,在眼前。(安逸)
村民个别,唱反调。法律意识,要记牢。干部群众,一股绳。(抓紧)
建镇工作,已开始,水电四局,进村来。百姓大家,来支持。(有素质)
移民搬迁,是一家。大风大浪,都不怕。齐心协力,抓发展。(必须)
共筑宁南,美好梦。各项各业,都启动。小康路上,大步跑。(加油)
移民走上,幸福路。感谢政府,来铺路。共建和谐,新宁南。世世代代,跟党走。
华弹镇水塘村文艺队队长 陈绍信
2020年3月12日
金沙江水蜿蜒而行,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横贯两岸,巍峨耸立。在这场水与坝的“较量”中,水位渐涨,许多往事虽被藏在了水下,然而许多新的故事也将接着书写。因为,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情,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与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迎接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