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联庆祝改革开放40年文艺特展 展出时间:2018年11月22日-12月9日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洪雅县符场公社(现余坪镇管辖)远景大队的农民在田间现场划田到户。 王尧卿 摄
20世纪80年代初期,洪雅县吴庄乡山村农民领到了“林权证”。 王尧卿 摄
1982年12月,洪雅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勤劳致富”表彰大会,优胜代表除每人发给奖状外,各奖给当时需用“供应证”才能买到的“凤凰牌”自行车一辆。 王尧卿 摄
1983年耕牛私养后,洪雅县畜牧局协同汉王公社向东大队,在当地耕牛养殖户中举办了一次“赛壮牛”大会,促进了村民喂好耕牛的积极性。 王尧卿 摄
特展开篇作品,是一张农民在田间现场划田到户场景的老照片。照片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洪雅县符场公社远景大队。黎明春寒料峭,寒风中晨光微熹。画面里,人影面部模糊,但他们的严肃表情仍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改革的春风已经吹到了这个当年还偏远的山村。包产到户,土地重新丈量,田地回到耕者手中,生产力以从未有过的生机蓬勃发展,中国几亿农民和整个中国的命运得到根本改变。黑黝黝的土地跃跃欲试,孕育着生机,也饱含希望,历史的车轮一旦开启便滚滚向前。照片朴实、唯美。照片的文字档案清楚记录了当时农民们正在田间现场划田到户的事情。作品以艺术创作的手法,记录下了历史的重要节点。
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洪雅县文化馆的摄影师王尧卿,一位令人尊重、专注于记录家乡变迁的老摄影家。他一生都在他的工作地默默耕耘,用影像记录着社会底层的发展变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影像和文献资料。特展中《农民领到了》《赛壮牛》《表彰大会》等作品也是出自王尧卿之手。前者照片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洪雅县吴庄乡山村,记录的是国家山林产权重大变革的历史事件。后者拍摄于同一时期洪雅县所发生的普通事情。如果不是这样的展览,以普通人为拍摄对象,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照片很难被展出,观众也很难了解到国家层面的各样政策在基层是如何落地,社会细微变化是怎样开始。特展将关注点落实在老百姓身上,选择照片严谨细致。所以,观众们能感到展览如此贴近生活,如此与自己息息相关。有趣的是,老摄影家的儿子,现也供职于县文化馆的摄影师王成接过了老爹的“枪”,特展上《汉王乡青山绿水》的航拍照片是他的作品,真是鸟枪换炮,都航拍啦!王成告诉小编:“他从小受父亲影响,热爱并学习摄影。老爹常说,相机就是我的枪,你长大了要接过我的‘枪’哦。王成说:“我上手就是海鸥4B相机,当年很牛啊,那时已经改革开放了,遇到了好时候,可惜我爹前年走了,留下了上万张的老照片,都是好东西,值得我好好学习!”
王成在展览上的父亲作品前留影
2017年12月,洪雅县汉王乡的青山绿水。 王成 摄
特展的主体就是许多像他们这样来自于基层的摄影师们,以普通人为拍摄对象的作品构成。通过他们的作品,观众看到了身边被忽略的点滴小事,看到了国家变革的历史脉络,它们构成了宏大改革开放画卷里不可或缺的笔墨。
照片是影像记录,是历史档案,是社会切片,它冷静,严肃,典型。照片也会说话,它除了告诉我们画面上的事件,还告诉我们影像背后的故事,它又温暖,柔性。感谢王尧卿这一代老摄影家们,他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养育的故乡,为我们留下了最最温暖的乡情!
“接过老爹的枪,相片是我们的好榜样!”王成给小编哼着“老歌”的调子,眼里也噙着泪水!
记到,长按二维码,线上去看老照片。四川数字艺术馆二维码
扫码后,点击收藏,就不得丢了。特展馆里尽是老照片和新照片
(风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