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详情
陈锦:摄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4日 09:47 来源: 成都商报 作者:向晨晨

  6月15日,《相》陈锦摄影展在成都开展,展期一个月。展出的25幅作品,拍摄的对象不是人,不是建筑,而是“5·12”地震后什邡、绵竹等地寺观禅院外的佛像。摄影师陈锦用3年多的时间拍摄完成并首次展出。

  1992年,陈锦推出了被评论家评价为中国摄影新时期里程碑式著作之一的《四川茶铺》摄影专辑,获得了中国摄影的最高奖。这么多年,摄影对陈锦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对于他拍摄了20多年的《茶铺》是这样,如今的《相》更是如此。他说,“拍照越来越方便,每个人都掌握相机,人人都是艺术家。”他还说,“摄影如今成为大众艺术,对于我们这种搞摄影很多年的人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次转型

  展览设在铁像寺水街艺坊的二楼,开幕后,前来观展的700多位观众被分批放入。一方面,是因为木质的地板不能同时承受太多人,更重要的一点是,人少才能体验到展览的一些特别设计。

  姗姗来迟的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看完后,连着惊呼了两次,“陈锦,你的转型太陡了!”

  袁庭栋指的是他所熟悉的陈锦作品《茶铺》和《市井》与如今的《相》,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似乎都是一次跨越。

  《相》开幕的同时,几步之外,陈锦的《茶铺》也在铁像寺水街一条休闲回廊中展出,这里的茶铺取名为陈锦茶铺,为他的作品设置了一个实物模型。1992年,陈锦推出了《四川茶铺》摄影专辑,被评论家评价为中国摄影新时期里程碑式的著作之一,他也由此曾获得中国摄影的最高奖:金像奖。

  一眼就能体会到“转型”的意义,因为两场展览太不同了。《茶铺》简单明快,是成都文化的代表;《相》则考究神秘,从视觉和嗅觉上制造了一条连接影像和观众的特殊纽带。“各种形式的摄影展,图片的呈现和编排,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从艺术作品角度上去观看,而是从组合上去反映一个内容。所以作为艺术作品,要做一个相应的设计和展示方式,通过展厅的营造,从视觉、听觉甚至嗅觉去全方位的营造一个氛围。”陈锦说。

  在《相》的展厅中,灯光被调得极暗,一束束的光线仅打在每一幅似油画的影像作品上,熏香的味道勾引着观众往这神秘感的长廊深处走。展览还加入了实物塑像和视频故事,静止的和运动的,现实和虚幻等等元素,展览也想借此留住匆匆忙忙来观展的观众。

  一种思考

  2008年“5·12”地震后,陈锦没有立刻进入震区。“之前看到许多同行拍的很多地震时的照片,崩溃的人群,坍塌的房屋甚至受损的寺庙,我都深受触动。直到2008年底,我才去。那个时候,重建已经开始,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

  大半年过后再去,现场已经有了很多变化,重建工作正在进行。看到寺庙和雕像,布满藤蔓和青苔,“当时特别有感觉,在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这样一个题材,边拍边思考。”

  从2009年到2012年,陈锦一有空,就会反复的去什邡、绵竹等寺庙受损集中地,一个场景,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变化,镜头的远近,强调的重点,都被他反复审视、拍摄。

  “灾难让人有一种新的思考。我这组照片尽量跳开记录形式的表达,更多的是希望引起更深层的思考。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关联。人在面对人生的坡坡坎坎,甚至疾病和死亡的一个态度等,这些都是我在拍摄过程中在想的问题。”陈锦说,其实每一个初到现场的人,看到地震造成的毁坏场景,都会由心地感到震撼,每个人的心态也是一样。但多去几次之后,慢慢心就沉下来,能够去体会和思考,应该用什么方式去表达,把内心的东西借眼睛看到的展示出来,而不仅仅是把看到的东西,也让别人看到。

  一个符号

  《相》的主角在陈锦的拍摄中,是一个符号,借以表达摄影师对灾难和人生的思考,同时,这个符号又与文化紧密关联。

  “我们单一从塑像的角度来讲,你仔细去看,会发现虽然有些毁坏了,但它们的面相却都很生动,有着人的味道,或者说烟火味,不是模式化的雕像。”在拍摄后期,许多雕像都在重塑,但陈锦发现,“过去的师傅或工匠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过去人们价值观、对人性的理解,都浓缩在这一尊尊的塑像中,不要把它仅仅看成一个雕塑,而是另一种角度的审美、观看。”

  在具体拍摄时,同样的角度,陈锦会拍很多张。为了突出变化,鲜花盛开与残雕对比,景物就会拍的远一些;为了突出新生的青苔,镜头就会相应近一些,两张照片放到一起,让观众找到一种关联,体会到人生的循环往复。这也是陈锦在备展阶段,通过挑选和组合不同片子想要表达的观点。

  “在后期制作的时候,我感觉到这批片子可以在不同的时段,呈现出各种可能。再过几十年,再用这批片子做展览,在选取和后期处理上都可能不一样,都要根据那个时候的理解来处理。就像现在的展览已经和当时我所看到的有区别了。”陈锦会做轻微的后期处理,例如在色调和明暗对比上突出个人色彩,使影像感更强。

  “我记得在后期拍摄时,内心其实是非常享受的状态,似乎跟对象之间已经在进行一种沟通。尽管它们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在长期的观察下,陈锦赋予了拍摄对象鲜活的含义。“按照我的理解,这些都是关于生命的哲学和思考,让身处这种环境的人去想这些内容。”

  一项工程

  摄影对于陈锦来说,不是咔嚓一下的动作,而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拍摄了20多年的《茶铺》是这样,如今的《相》更是如此。

  许多人对陈锦的认识,都留在茶馆和市井里,突然看到《相》,会觉得视觉上的骤然转型。陈锦却说,自己只是在面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对象时,用了不同的方法而已。“茶馆的意义就在于真实、客观,历史需要这个即将消失的东西。”陈锦所拍摄过的题材都不是他的首创,但他总能目标明确,内涵充实。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提起成都老茶馆,人们只会联想起他。

  “茶馆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正在改变消失,每个摄影师都会觉得有义务有责任去把它留下。但过多的构图和光影用在拍摄对象上时,往往会干扰和背离客观存在,造成某种假象。”老实面对对象,恰当真实记录,把那样一段成都人的生活和文化现象留下来,这是陈锦在拍摄茶馆时最明确的目的。

  1992年,《茶铺》一登场,立刻引起了关注,陈锦说,就因为他这种老实的拍摄方式被认可,被接受。而对比起来,《相》有着不同的目的和拍摄手法,艺术创作的成分更大,拍摄对象本身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只是一个承载了摄影师思想的符号而已。“ 拍茶馆,对象的含义更为重要,是在记录和传播一种文化,这个行为的意义甚至是高于艺术创作的。”在茶铺的拍摄中,陈锦和观众都已经不单单是从摄影的角度来拍照和审美,而是从社会学、人类学,甚至经济学等各个方面来研究记录这一种文化。

  陈锦也在不同题材的拍摄中学习积累,提升自己对对象的认识和理解。这是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现实中,职业摄影师对自己的挑战和要求。

  “退回去30年,玩照相机的人极少,拍照是一件很费钱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那个时候拍出来的东西稀有,照片本身有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这都是历史的证据,也是影像本身的力量。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拍照越来越方便,每个人要掌握相机,所以人人都是艺术家。”陈锦说。

  “摄影如今成为大众艺术,对于我们这种搞摄影很多年的人来说,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样在大众摄影的社会背景下,做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东西,需要提升自己,找到一些不同的方式和路子以及特别的表现手法。”

  摄影师要把内心的东西借眼睛看到的展示出来,而不仅仅是把看到的东西,也让别人看到。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
1.7246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