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详情
文艺扶贫“授人以渔” “原来羌绣还能这样绣”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8日 16:36 来源: 四川日报
作者: 吴晓铃 王向华


 


周静教绣娘新羌绣。省文联供图


  6月21日,理县羌绣绣娘李小庆收到了“新羌绣”老师周静发给她的照片。照片上的羌绣旗袍,没有传统羌绣大红大绿的浓烈色彩,而是色泽素净,多了几分典雅气息。“是要比我以前绣的好看!”李小庆感叹,“以后我也要依葫芦画瓢。”

  半个月前,四川省文联文艺扶贫项目——理县羌绣培训班开班。针对当地传统羌绣在产品设计、针法、装裱等方面与市场脱节的现象,邀请了理县83名羌绣绣娘参加培训。虽然只有一天半的专业培训,却为绣娘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市场的大门。


  找老师 新羌绣带来新理念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绣浓烈的色彩和独有的民族气息,成为其最大特点。然而花纹和色彩大同小异的围裙、鞋垫,用毛线绣制的满幅挂件,特色有余,却并不适合现代审美。“东西不好卖!”省文联派驻理县桃坪乡佳山村第一书记张英感叹。

  文艺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作为佳山村对口扶贫单位,省文联结合当地产业结构,专门邀请“新羌绣”创作者、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周静到理县开班讲课。佳山村、甲米村等的83名羌绣绣娘被邀请到培训班免费“脱产”学习。

  周静提前请学员们准备了自己的羌绣作品。虽然这些大山里的绣娘手很巧,但她们的绣品大多还停留在生活必需品水平,与现代审美毫不相关,“无论是围裙还是鞋垫,可以看得出针法精湛,但没有构图、没有色彩层次,更谈不上装裱上的创意。”

  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周静的“新羌绣”培训从原材料、针法的选择,以及构图和装裱等方面一一进行对比分析。

  学员潘云兰是理县当地有名的绣花能手,周静的“新羌绣”让她“大开眼界”:“以前绣梅花,只会把图案均匀分布,费工不说,还不如疏密有致的布局好看。我们从没想过,绣红梅从含苞待放到盛开,可以用不同色号的红色来体现层次。”

  周静的牡丹图,仅仅绣制了花瓣展开部分,形成抽象的剪影效果。而在装裱时,直接分解成三部分,让羌绣的牡丹挂画更有了装饰效果。李小庆说,“羌绣祖祖辈辈传下来就是这样,谁会想到要去改变呢?”


  找市场 精准培训再接订单

  周静说,传统羌绣在围裙、鞋垫或者领口上绣花,更多的是用刺绣的方式让这些部位更加耐磨。这种实用性的艺术品要转化为可供欣赏的艺术品,只有进行提升才能融入现代生活。“同样是围裙,花朵色彩配线更淡雅,围裙就可以更雅致。”

  羌绣构图单一、题材面窄、针法没有蜀绣丰富,一定程度制约了羌绣走向市场。在此之前,周静大胆将蜀绣滚针、单套针等30多种针法融入羌绣,扩大题材和产品范围,产品订单达到了饱和状态。尤其是融入羌绣元素的服饰、生活用品,很受大众喜爱。在理县培训时,周静专门穿了她设计的羌绣旗袍,黑色丝绸为底,将错落的羌绣花朵衬托得娇而不俗。更有意思的是,现场就有好几人找她定做旗袍。

  省文联党组书记平志英说,羌绣是四川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古老羌绣要焕发新活力,要进行产业化发展,让当地绣娘真正能够赚到钱,就必须创新。

  周静透露,“现在‘新羌绣’供不应求,如果理县绣娘能够迅速转型,完全可以成为‘新羌绣’生产基地,让当地绣娘坐在家里就能挣钱。”


编辑:admin
分享
返回顶部
1.8782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