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详情
全国人大代表郑晓幸:关于扶持培育民间戏曲剧团 加强地方戏曲保护传承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7日 08:54 来源: 四川文艺网
作者: 郑晓幸

图1  -陈锦 看戏.jpg

陈锦《看戏》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间戏曲剧团扎根民间、服务基层,是维系民间戏曲生态的重要力量,是传承和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扶持培育民间戏曲剧团,让老百姓留住乡音、记住乡愁、回味乡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十分必要的。

图2 1937年三庆会编演的《济公活佛》(成都川剧院供稿).jpg

1937年三庆会编演的《济公活佛》(成都川剧院供稿)

图3  昆腔戏《白蛇传》(成都川剧院供稿).JPG

 昆腔戏《白蛇传》(成都川剧院供稿)

一、民间戏曲的历史和现状

戏曲文化是我国各地、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由于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戏曲传统深厚、品种丰富,在世界戏剧文化中是非常罕见的。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表演艺术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民间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盟主地位早已不复存在。传统戏曲艺术不仅逐渐退出城市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萎缩,一些剧种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保存和发展包括民间戏曲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摆在我国政府和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

阿坝壤塘县巴生村幼儿园的小藏戏团演完一场后兴奋退场(摄影 邓风)

四川曲艺艺术家(四川省文联供稿)

二、民间戏曲剧团面临的困境

各类剧团、班社是承载民间戏曲艺术的实体,但目前已呈量质双降的态势。如果不加以扶持培育,随着戏曲演出团体的“皮之不存”,传统戏曲也有“毛将焉附”之虞。大多数民间戏曲院团在发展中、在坚守中面临着诸多困境。

图6  后台.jpg

后台

(一)基础条件较差。在县乡村临时搭台演出仍是民间戏曲剧团的演出常态,缺少固定演出场所和办公地点是民间戏曲剧团的共性问题。少数自有场地的民间戏曲剧团,也存在排练场所、服装道具设备存放场地不足,且设施老旧、条件简陋等问题。民间戏曲市场趋窄,剧团演出利润单薄、营收渠道单一,直接导致民间戏曲剧团资金短缺。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场租、工资、服装道具等成本支出,用于人员培训、设施设备更新等方面的费用极少甚至没有。

图7  化妆.jpg

化妆

(二)队伍建设薄弱。由于在个人待遇与发展前景上不及国有院团,且民间戏曲业态尚未形成人才上升通道,民间戏曲剧团在吸引人才资源方面缺乏竞争力。民间戏曲演职人员除因院团改制退下的专业人员外,大多数由戏曲爱好者和戏曲票友组成,专业素养不足,且基本没有培训提高的机会,直接影响了民间戏曲艺术表现力。此外,民间戏曲剧团普遍存在演员行当不全的现象,编剧、导演、舞美人才匮乏,管理制作、宣传营销等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图8  幕布内外.jpg

幕布内外

(三)管理模式落后。多数民间戏曲剧团尤其是县乡剧团,常见的经营方式仍为合伙人制、家族制,演职人员通常兼职管理,剧团发展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普遍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相当部分民间戏曲剧团内部管理实行“个人家长制”,管理方法原始、落后,基本处于没有长远规划的阶段。大多数剧团的演出范围仅囿于当地,以单一剧目为赢利点,缺少剧团长期经营的概念。

图9  炒菜.jpg

炒菜

(四)演出市场萎缩。一些剧目题材偏窄、类型雷同、格调不高,在艺术水准和审美上较为粗糙浅显。加之剧目创作存在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等因素,民间剧团很难推出新创剧目,传统大幕戏、折子戏仍是民间剧团的主要演出内容。在多元艺术形式的冲击下,戏曲演出市场趋窄且观众群体萎缩,是传统戏曲普遍面临的问题。对于乡镇民间剧团而言,演出市场仍然有赖于婚丧嫁娶等传统习俗和年节,即便在演出市场相对繁荣的地区,随着年轻一代对于传统习俗的逐渐陌生,原本有限的演出市场正在加速萎缩。

图10  夫妻.jpg

夫妻

三、关于促进民间戏曲剧团发展的对策建议

民间戏曲剧团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国有文艺院团的重要补充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各级对国有文艺院团重视多,对基层民间戏曲剧团关注少。当下加大对民间戏曲剧团的扶持培育力度,重点在以下二个方面加以推动。

图11  老戏迷.jpg

老戏迷

一方面要强化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在享受国家政策、争取资金支持等方面,民间戏曲剧团与国有院团差距明显。要研究制定扶持民间戏曲剧团的政策措施,明确属地政府对民间戏曲保护、传承与发展负有主体责任。由政府设立“民间戏曲剧团发展基金”,重点扶持民营表演团体和项目。建立对民间戏曲剧团创作演出的剧(节)目指导、规范和提升机制。整合利用相关媒体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民间戏曲优秀剧团、优秀剧(节)目、优秀演职员,营造良好的民间戏曲剧团发展环境。鼓励各地将既有的存量或闲置设施资源改造为各类文化设施,免费或低价提供给民间戏曲剧团使用。

图12  赵丽和她的戏班“青白江花园沟青年川剧团”  喻磊 摄.jpg

赵丽和她的戏班“青白江花园沟青年川剧团”(喻磊 摄)

另一方面要鼓励传统戏曲创作生产。建立传统戏曲剧本资源共享库,对散落在民间的戏曲史料进行整理恢复,免费供包括民间戏曲剧团在内的各类文艺团体和个人移植、改编和演出,既可降低创作成本,又可盘活剧本资源。树立民间戏曲“做小做精”理念,邀请民间戏曲剧团参与国有院团的采风活动,引导民间戏曲剧团多创作反映老百姓现实生活的小戏小品,接地气又鲜活,走出老人演老戏的困境。组建民间戏曲院团行业协会,让原本分散的民间戏曲剧团找到“娘家”和归属感。将民间戏曲剧团纳入公共文化配送体系,对常年坚持演出的民间戏曲剧团,优先考虑增加政府采购场次。

图13  被俗称为“火把剧团”的绵阳市天青苑川剧团,就栖于绵阳闹市中心的涪城区铁牛社区川剧演艺中心内。邓风摄.JPG

被俗称为“火把剧团”的绵阳市天青苑川剧团,就栖于绵阳闹市中心的涪城区铁牛社区川剧演艺中心内。(邓风 摄)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
1.2718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