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中国巴文化之乡”落户宣汉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5日 16:23 来源: 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作者: 彭丹

文旅扶贫结硕果,巴山儿女奔小康。9月23日,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暨“中国巴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在宣汉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区举行。中国民协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沙马拉毅,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任徐岫娟,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刘德伟,四川省民协主席孟燕,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黄红军,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逢友,县政协主席张升国等领导、嘉宾及当地群众数千人出席、见证授牌仪式并共同观看演出。县委副书记、县长冯永刚主持授牌仪式。

侯仰军代表中国民协授牌,冯永刚代表宣汉接受“中国巴文化之乡”荣誉牌匾_副本.jpg

侯仰军(右)代表中国民协授牌,冯永刚代表宣汉接牌。

地处川东北的宣汉是巴人故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文化资源极其丰富。2018年9月,经四川省民协组织,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带领的中国民协专家评审组一行10人对宣汉县申报“中国巴文化之乡”进行了实地考察、评审。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宣汉县巴文化源远流长、底蕴厚重,拥有全国最大的巴文化遗存罗家坝遗址,是四川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区,为活态的巴文化传承提供了文化空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巴文化建设与发展,符合申报条件,决定授予宣汉“中国“中国巴文化之乡”称号。如今,这块牌匾正式落户宣汉,四川再添一张靓丽的国家级文化名片。

沙马拉毅讲话_副本.jpg

沙马拉毅讲话

     沙马拉毅在授牌仪式上发表讲话。他说,宣汉历史人文厚重,巴风土韵源远流长。宣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巴文化的挖掘、保护、研究与传承工作,正在建设国家级的罗家坝遗址考古公园,多元并举打造巴文化高地,为古老的巴文化寻根铸魂,为经济社会凝心聚力。“中国巴文化之乡”这块荣誉牌匾落户宣汉,希望宣汉以此契机,进一步扩大巴文化在整个社会中的影响力,使巴文化研究再启新篇、再攀高峰!

开展“送欢乐下基层”系列活动,是中央和省委面向基层、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正能量,积极引领新风尚,以先进的文艺引领我国广大乡村文化,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此次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文艺志愿服务团赴宣汉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就是为了助力宣汉乡村振兴建设,为宣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

唐廷教在授牌仪式上说,文化与山水再次邂逅,听觉和视觉再度融合。今天,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为山区群众带来精彩的文艺盛宴,为我们授予“中国巴文化之乡”牌匾,充分体现了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对宣汉的亲切关怀和深厚友谊,更加坚定了我们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宣汉一定会加快建成“全国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早日实现“全面建成繁荣美丽新宣汉”的奋斗目标!

演出现场2_副本.jpg

演出现场

授牌仪式结束后,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文艺志愿服务团的艺术家和宣汉本土文艺表演者同台献艺,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慰问演出。歌舞《巴人钱棍舞起来》《土家摆手跳起来》,京剧《定军山》,四川清音《幸福新村美如画》,内蒙古呼麦《万物生灵》,独唱《红日照在东山上》《春天的芭蕾》《双脚踏上幸福路》,山东快书《武松打虎》,魔术《奇迹》,杂技《柔术造型》表演等17个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本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中国民协民间音乐艺术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达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宣汉县委、宣汉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摄影:吴京男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
1.6608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