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新闻 > 详情
何万敏:泛娱乐化酿成“饭圈现象”灾难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5日 11:28 来源:
作者: 何万敏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梳理大众文化的衍伸过程,至少算得上是一种解说方式。比如,古登堡印刷术直接孕育了报纸的诞生,而以移动和互联为技术特征的信息智能化,又正在将以纸质为载体的报纸和杂志等,无情地拖拽至冰冷的寒冬。作为一名媒体的文艺评论者,我当然愿意回顾那些带给记者荣耀的美好时光,报纸岂止是一份只卖几角至几元的文化商品,它其实有着崇高的社会使命和责任担当,确凿的“内容”才是它受到市场青睐的法宝。但是今天,太过庞杂的信息被千万次地刷屏浏览,人们快速地扫描哗众取宠的标题,愈八卦愈嗨皮图的就是世界尽在掌中的快感。

大众文化具有非凡的力量,狂飙式的、浪涛般的,扩展到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以及新媒体,花样繁多,眼花缭乱。看得多了,会觉得大众文化像小孩子喜欢吹出的肥皂泡,五光十色的飞舞之后,很快又一个一个破灭。“饭圈现象”总给人感觉智力低龄化,或许正是大众文化层级特征的一种表征。

几乎一开始,文化研究者就着手将文化划分出层次予以细致的阐释,依据的标准可以是审美的、认知的,也可以是道德的。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高雅文化、平庸文化,精致文化、粗俗文化,等等。

我们必须思考的是,就文化的范畴而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天然地或者与生俱来地即存在分野吗?回溯文化的历程,不难寻找到种种蛛丝马迹,至少“大众文化”长久以来处于尴尬的境地。尤其是由经济增长所引发的文化荡涤,必然在焕发炫目光彩的裹挟下,夹杂激情与疯狂、兴奋与扭曲、浅薄与异化。

大众文化这个名利场的成色丝毫不暗淡,反而更加光怪陆离。如果欲望的膨胀只是教会每一个人追逐自我价值实现倒还幸运,偏偏它还可能撕裂人格、摧毁道德标准。在这个仿佛只有金钱才是全部环节通行证的场域,“饭圈现象”的光怪陆离,反衬出新的文化秩序所面临的挑战。

尴尬的局面是:一方面,文化精英们热衷于学院与厅堂,“象牙塔”似乎仍习惯游走于文本与理论的安全地带,多与现实脱节无关;另一方面,工业流水线机制下的文化商品仍然粗鄙,生产者只顾用粗糙填充消费大众的饥肠。实用主义的聒噪,必然导致文化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一样虚浮不堪,了无新意的各式快餐迅速蜕变成垃圾。

显然,泛娱乐化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基本内容,而以娱乐来满足膨胀的欲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娱乐产业。在金钱的利诱下,“饭圈现象”用投机主义的方法去兑换现实的拥抱,各种出圈也就在所难免了。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凉山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
1.5931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