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新闻 > 详情
《水门桥》:中国电影的想象力叙事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8日 14:44 来源: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作者: 李立

以想象力激荡创作者的灵感使之历史讲述具有多种可能性,不得不说,《水门桥》是中国电影在2022的第一个惊喜。

《水门桥》的想象力充分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体叙事经验。就中国古典小说而言,无论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还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国古典小说“三气”、“三打”、“三让”、“三笑”都充分展示了人物关系,凸显了人物性格,呈现了百折千回的情节设计、讲述了蜿蜒盘旋的内在肌理。在我看来中国古典小说章回体叙事经验凸显的正是“曲折”之美。它不仅是一种经典的文学创作技巧,也是具有向各个艺术门类“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的现代经验。“三炸水门桥”与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章回体叙事经验是同质的,“曲折”吊足了观众的想象空间,它充分延宕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刺激了观众的审美体验,这在根本上体现为文学对电影的反哺,在业界不断重视电影的文学价值,学界重新反思电影是“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所内蕴的理论价值时,回到这一案例不禁有着回到原点的启示。

具体来讲《水门桥》充分重视了电影工业水平、延续了徐克导演的作者风格,凸显了想象力的视觉奇观。越看《水门桥》越觉得和《智取威虎山》有着某种内在的延续,在对桥的想象上,水门桥的设计实际上是“威虎山”的另一个版本:在对攻桥细节的想象中有着桥南、桥北、水泵房的三路方式、有着小分队强攻、个人奇袭、狙击对决的设计,呈现出“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效果;在对牺牲的想象中实际上是崇高的个性化表达,每一个英雄的牺牲都与众不同,每一个英雄的牺牲都充满了对审美体验的震颤;甚至在对集体的想象中,通过伍万里的情感升华和爱国主义的情感感召实现了对英雄群体的再度命名。

这即是说想象力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能力而且是一种艺术创造能力。它意味着对历史类题材电影来说,如果说历史类题材(尤其是主旋律电影)受到了人物、事件、真实性内在规定性,其时间、地点、战斗与结局不可更改,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就成为了编创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正是如此《水门桥》在人物想象、情节想象、战斗想象、牺牲想象上作出了力所能及的探索,创造了想象力改编历史的可能性。尽管想象力也存在着放纵之处,一些场面表现的过于血腥、小分队过于英勇、美军过于孱弱、事件进程过于戏剧化、对于战争反思很不够。但是《水门桥》对于历史类题材的想象性讲述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作用于人物、而且创造了个性,不仅助推了叙事,而且增添了“曲折”,不仅延宕了审美期待,而且刺激了审美体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水门桥》的想象力是具有启示意义的艺术创造。

(作者系浙江大学兼任专家、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编辑:春风
分享
返回顶部
1.6048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