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流云飞渡,初秋的千佛山层林渐染。为推动镇域文化与旅游产业“联姻”,9月4日,绵阳、安县作协采风团走进安县千佛镇,为亟待在生态旅游上再作突破的千佛镇建言献策。绵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剑南文学》主编冯小涓,绵阳市作协副主席、《剑南文学》副主编王德宝,安县作协主席田涌泉参加了活动。
绿色生态的资源宝藏成就了地处深山区的千佛镇。千佛文化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素有“红色千佛”的称誉,作为万里长征的一个缩影,千佛山战役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经历过灾后重建,千佛镇实现了经济社会数十年跨越。在发展振兴的万里长跑中,立足旅游业与高山特色农业发展,全镇八千群众致力于共同打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民生安康的新千佛。
沿着水声潺潺的滨河路,作家们边走边听边看,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陈列室、千佛广场、千佛场镇让采风团一行实地感受了千佛镇大好的发展机遇,领略了千佛镇美丽的山乡风情,品味了千佛镇独特的人文历史。
“春看杜鹃夏避暑,秋观红叶冬赏雪”、“红军血战千佛山,至今不忘过北川”。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市、县作协与千佛镇老年干部群众就镇域历史文化遗存深入交流,生态美景和人文胜景在交流中扑面而来。千佛镇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红色文化,质朴的精神风貌,不息的文化追求,都在生态强镇的诉求中撞击着采风团一行的创作灵感。
采风活动中,冯小涓、田涌泉一行在深入挖掘打造千佛特色文化,“联姻”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上谈了全域创想,表示将充分发挥市、县作协的人才优势对千佛镇的旅游产业发展给予积极的文化支撑。市、县作协表示,将以关注千佛、塑造千佛、宣传千佛为己任,扎根深山基层“接地气”,立足红色文化“养正气”,关注神韵千佛“沾灵气”,创作出融针对性、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的特色文学作品,为“红色千佛”的发展鼓与呼。
市、县作协建议,以千佛山地震遗址为主题的感恩文化为底色、以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原生态文明为依托、以千佛老祖庙的神奇佛文化为激发点、以千佛山战役为主题的红色文学长篇小说及影视剧为引领,“四大特色文化”融入旅游产业,千方百计申报全市重点生态项目,使“神韵千佛”成为未来绵阳最为美丽、最具活力的人文生态旅游胜地。
(编辑 安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