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详情
2020新文艺群体:乘势拓展与主动作为(下)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1日 09:52 来源:

3.png

2020年,主流媒体对新文艺群体更加关注。《光明日报》于2020年10月14日在第9至12版以四版版面开设《文艺工作座谈会六周年特刊•活跃在新时代的新文艺群体》专版,分别从“新文艺群体‘新’在哪里”“听听新文艺群体的声音”“新文艺群体,专家怎么看”“新文艺群体,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等角度展开,发文11篇,堪称高级别的重磅出击。厘清了新文艺群体“新”在“接地气、懂市场、有活力,创作生活化、服务有温度”,“身份新、思维新、创作机制新,能及时捕捉文艺发展信息”,“利用新技术,创造新业态,展现出无限可能性”。范玉刚认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氛围解放了文艺生产力,“两新”文艺现象是中国文艺发展进步的表征,它切近人民大众的文艺新需求,也召唤着文艺学边界的开放。冯梦瑶认为新文艺群体因“网”而生,但IP至上导致创作受制于流量思维,技术操纵扰乱新文艺生态秩序,一次性过的“快消品”损耗新文艺形态的价值,因此新文艺形态不能只围着流量和技术打转转。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董耀鹏,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分别从管理角度畅谈怎样为“文艺两新”成长成才搭桥铺路、努力引导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201094709.jpg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六周年之际,光明日报围绕“活跃在新时代的新文艺群体”推出四个特刊

《中国艺术报》在2020年开设“文艺两新”专版,累计八期,分别聚焦网红现象、景德镇新文艺群体、苏州市文联新文艺群体联盟、桂林新文艺群体画家等,视野开阔,深入新文艺现场,并分别从专家研讨、文艺管理者建议发声、新文艺人物廊等多角度予以持续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全国政协委员、画家董希源各自以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建言献策。《中国艺术报》的系列研讨策划和展示,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达到了对新文艺群体关注的新高度。

除了主流媒体的关注,2020年新文艺群体评论自身也踊跃发声。借助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更新迭代,新文艺群体评论在保留个性化的同时日益成熟,体现出“表达新”“受众新”“生活化”的总体特点。“表达新”指新文艺评论不再局限于以纸媒为主体的平台,而是通过成熟的新媒介带动大量互联网平台发表新文艺评论。如问答社交网站“知乎”有数以万计的职业新文艺评论者依靠自身专业知识,对音乐、电影、文学等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有非职业评论者抱着爱好与兴趣,主要依据自己主观印象与生活经验,对文学作品、电影电视、艺术展览等表达观点。“受众新”主要是指在新媒介形成的新的受众群。传统纸媒往往强调用娴熟的理论体系表达高深的看法与精准的思维,但忽略了大量读者并不能理解高深理论,也无暇去阅读这些专业期刊或杂志上的作品。2020年日益成熟的新文艺评论则明显简单易懂,甚至采取可以快速获取的“打分”“打星”或者“弹幕”的方法直观表达意见,虽不一定精准表达作品内涵,却真实快捷地传达了大多数受众的个性化想法,具有即时性、真实性的突出优势。相较于纸媒文艺评论主张结构严密、逻辑严谨的行文思路,2020年新文艺评论观点的“生活化”倾向更加突出。这些评论者扎根于各行各业,立足于自己行业环境、个人生活态度与经验等解读电影、小说、音乐,充满生活气息与个人魅力。如知乎高赞用户“龙牙”在回答大量问题时,尤其是关于战争电影的文艺评论时,就会结合自己曾经就读于军事学院的求学生涯与在西藏担任军官的军旅生活,用军事化思路来进行新文艺评论。

文学、影视、音乐、文创是2020年新文艺群体的热点评论领域。网络文学评论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评论媒介的转移和扩大,一是批评的理性化推崇。前者表现在从以往的网络文学网站评论专区与外部同好集结区如百度贴吧,转向微信网络文学读者群、QQ网络文学读者群以及公众号,这种转移使得互动更频繁。相比于读者群与公众号,百度贴吧作为新文艺集体评论平台,其弊端在于黏着度不高。网络文学的优势在于更新速度的高频率与高修改度,而贴吧自身更新速度慢,一直追更新的读者与等着完本再看的读者混杂一起,评论重点区分不够明显。与按照推荐度与月票榜排序的文学网站相比,新文艺评论更加注重客观批评而非阿谀奉承,强调作品的精益求精。后者主要表现在网络文学评论更看重理性分析与客观判断。这一方面和当下互联网空间治理的推进有关,互联网不再是法外之地,评论不能再是无意义的谩骂与诋毁,更需理性精神与严密思维;另一方面则由于新文艺评论不再是一个人的狂欢,而是社会化的新文艺评论表达,个性化固然值得提倡,但逻辑性才是相互交流的基本前提,理性客观的个人评论才有可能赢得尊重和走向共识。

2020年新文艺群体电影评论主要集中在豆瓣、知乎、新浪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大多数人的观影依据不再仅是报纸杂志推荐或亲戚朋友同事口耳相传,而是阅读互联网平台上相关电影的评分与评论。心理学所说的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认为,当人们需要对某件事或者某个人作出评判时往往受相关第一手信息的影响。网站在电影评论方面自觉地担任了初始信息的发布人与讨论者,承担了锚定效应之“锚”。这一趋势受到学术关注,有评论指出:“网络评价和票房走势呈正相关,网络评价的‘好’与‘坏’,直接作用于票房的‘上升’与‘下降’趋势。作为一种体验消费,电影只有在观看过后才能得到观众的直接感受与评价,而在观看之前,消费者只能借助与之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借助其他消费者的评价来填补空白。”此外,网剧、短视频等独特的日更周更发布形式,“流量为王”的拍摄战略,更强调网剧与观众的互动,特使影评参与到创作之中。随着受众喜好的批评反馈,编剧和导演会考虑继续紧扣观众舒适度演绎剧情,或者随着舒适度的改变而改变。此外,“弹幕”这种“飞行的文字”广泛应用于视频平台,最直接的观影反应得以最直观快捷地即时呈现,并可在观影人群中即时互动,形成了一种新评论方式。

2020年新文艺群体音乐评论主要作为音乐App的附属评论功能出现在播放界面中,发挥出重要的社交机制功能和群体兴奋机制功能。在App用户播放音乐的时候,很容易随着音乐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评论区意见更易点燃群体兴奋,这使得评论“1w+”甚至“10w+”的歌曲大批量出现。以Soler组合的《风的季节》为例,其乐队组合的评论点赞数超过十万,群体新文艺评论6w+,这显示出评论已成为音乐App软件下载量与设计的重要卖点与营销重点。“在评论内容上,多是用户结合自身的情感经历或是摘录歌词副歌部分抒发评论者的心情。在表现形式上,网易云音乐根据评论点赞数区分出了‘精彩评论’‘最新评论’区和顶置音乐人评论,方便了其他用户对歌曲评论进行查看、点赞和评论等行为。”新文艺群体音乐评论还出现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以相关音乐作为基础与母本建构属于自己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故事评论,故事有真也有假,但都很容易引起音乐听众的共鸣。网易云音乐的音乐评论社区形成不同喜好的音乐评论团体,本来单一分散化的用户在登陆App之后借助网络音乐喜好关系和评论互动平台,形成不同的小团体,不同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交流使一个人的音乐变成了一群人的音乐。这种依靠音乐播放建立的相互关系,随社会分工加剧与专业细化而进一步瓦解大型组织结构,代之以个人喜好为基础而集结成相互认同的音乐小团体,随着社会热度的集聚与转移而日益增加自身影响力。

新文创评论是2020年开始火爆起来的一个新文艺评论类型,主要依托于2020年文创旅游与文创文化的成熟而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作用。其一方面拥有锚定效应的性质,由早期文创人对相关项目发表亲身经历与主观感受,影响后续的文创体验与文化感召;另一方面,评论者往往又是早期文创设计与建设的工程师或者后期改善项目的顾问,给予文创人员“读者接受”维度的灵感,使文创产品更加完善,如此形成良性循环还会推动文创文化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4.png

2020年是新文艺群体创作与评论发展的重要一年。新文艺群体创作在互联网和民间社会有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成为中国当代文艺创作发展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尤其是在得到党和国家文艺政策的关注和扶持以来,业界对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新文艺聚落、新文艺个体工作者的认识和研究日益深入,服务与引领的系列配套措施递次展开,而新文艺批评同样蓬勃发展,新文艺群体创作“助推剂”与“矫正器”作用进一步发挥。未来,推动新文艺群体的进一步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新文艺群体创作与评论需要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新文艺群体的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现在,文艺工作的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文艺创作生产的格局、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传统文艺创作生产和传播,我们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措施,而对新的文艺形态,我们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这方面,我们必须跟上节拍,下功夫研究解决。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这就需要营造包容发展的社会环境,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题材、体裁、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发展态势。对待文艺“四新”应坚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破除身份歧视、认同偏见,打破阶层固化、利益藩篱,让每个新文艺工作者拥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机会,使不同新文艺主体各得其所、各展其能。相关部门在政治地位、宣传舆论、荣誉评奖等方面,应给予文艺“四新”和体制内文艺人士同等的待遇,注重人才培养职称评审工作,构建客观科学公正评价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和荣誉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新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按照体制内文艺单位和体制外文艺“四新”给予同等竞标购买限制要求,切实加强采购信息公开,实行公开、公平、择优采购,确保各类文艺组织机构平等参与竞争。另外,还应从导向上鼓励文艺“四新”积极参与文化治理工作,大力支持文艺“四新”参与申报文艺内容创作项目,创作生产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同时,应加强文化法治环境建设,为新文艺阶层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法规保障。建立文化金融合作的产业服务平台,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对接、信息服务、业务培训、信用增进、资金支持等方式,完善金融土地税收政策,促进新文艺产业与金融对接。改进文艺“四新”优秀作品的扶持机制,调整地方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对新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确保文艺“四新”扶持资金兑现。

第二,新文艺群体创作与评论需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新文艺群体创作的繁盛再次证实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立足于人民现实生活的事业是具有蓬勃生命力的。火爆网游《王者荣耀》借鉴李白、吕布、关羽等人物特点与肖像进行游戏人物创作,引发受众追捧,充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超越时代的非凡魅力。已有论者重视这一现象,“一款网络游戏是否能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理念恰当地表现出家国情怀,不但决定了游戏的品质,而且直接影响其在玩家情感塑造方面的价值。因此,对于网游从业者而言,应注重在网络游戏中渗透和体现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民族基本道德观念的恪守、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尊重。”在建设文化强国进程中,应鼓励支持文艺“四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人民情怀的文艺作品。指导文艺“四新”挖掘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独特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弘扬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体现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鼓励文艺“四新”开展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经典创作展演活动,支持文艺“四新”开展传统文化经典创作精品大赛。在文艺“四新”作品产品中,筛选出一批传统文化传播精品,加大宣传和市场推广力度,鼓励和支持影视传媒机构播出文艺“四新”的精品佳作。围绕传统优秀文化,支持文艺“四新”提炼文化经典故事,打造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新型IP,通过书籍、动漫、玩具、话剧、音乐、雕塑等多种形式,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支持新文艺群体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积极宣传推介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鼓励文艺“四新”加大“一带一路”沿线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推动文化艺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升我国新文艺群体文化艺术产品在全球的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10201094813.jpg

△《王者荣耀》皮肤“遇见飞天”,融入盛唐敦煌色彩,展示中国传统敦煌文化

第三,不断加强新文艺群体自身改革和行业建设。来自互联网、新技术革命和民间活力的新文艺群体,具有旺盛的创作与评论活力,但也面临“三俗”和过度商业化等破坏性因素。如何既掌好方向盘,又保护好新文艺群体发展的活力,不能像“野蛮生长”那样一切为了流量,一切为了逐利,迫切需要固本强基、守正创新,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审美的艺术追求,进行自我改良、自我净化、自我提升,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淬炼和提升,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艺术创作评论中以“立功立德立言”目标为己任,切实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卓越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发挥理论引导和智力支持的独特作用。新文艺群体相关行业协会应主动引领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创新文化供给,拓宽消费渠道,有效控制和警惕“过度娱乐化”的消费走势,提升群众审美消费水平。主动对接文化市场大众化、品质化需求,建设文艺创作高峰工程和品质工程。突出文化市场的创新变革走向,对接年轻化、时尚化等文化消费新需求,加大文艺产品的精准发力生产和供给。新文艺群体应研究和适应文化市场的多样化、多元化、分众化、小众化、个性化,加大对市场的调研评估,建立文化消费需求的有效评估和反馈机制。同时,支持新文艺组织建立行业联盟。各种行业门类的文艺“四新”可以依托文联系统,以文艺发展需求为导向,整合地方政府、主管机构、文艺企业、商业品牌等资源,注册登记和建设新文艺组织联盟,推进各地各级书画联盟、舞台艺术联盟、影视联盟、视觉艺术联盟、造型艺术联盟、音乐产业联盟、博物馆聚落联盟、非遗传习所联盟、陶艺研发生产联盟等建设,发挥横向合作、协同创新的优势。围绕文化、艺术、金融和法律等方面开展多渠道多角度合作,提供文化艺术政策解读、项目可行性分析、产业合作和市场信息等服务。还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整合、发布、共享、交换数据库平台,充分挖掘联盟成员的各自潜力,实现优势互补,拓展文化艺术事业产业合作发展的空间。鼓励支持新文艺群体主动参与和自发组织,建立区域性、全国性文化艺术交流合作机制,开展互展、巡演、合作排演、联合摄制、采风写生等文化艺术活动,加强文化艺术资源的统筹协调,发挥新文艺资源聚合力量。

第四,新文艺群体创作与评论需要成熟健全的培训体系。新文艺群体创作具有蓬勃生命力,但也良莠不齐,这在发展势头最盛的网络文学领域展露得最为典型,对其导向和规范亟需建构良好完善的培训体系。对诸多问题的解决,停滞性的和破坏性的强行外力介入自非良策,而是应在发展中以内因来作调适,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专业性更强的新文艺群体领域,如音乐创作及其评论、电影拍摄及其评论更加需要专业性人才,这些人才不可能在一片“新文艺荒地”上横空冒出,需要建立具有一定规模且经得起考验的新文艺群体创作与评论培养体系,应建立新文艺群体发展的各级各地培训机构。通过大规模深层次的培训,推进新生力量成长,鼓励他们进入新文艺群体发展现场,完成新文艺群体发展的自我调适和良性发展。新文艺群体培训体系在成员层面,既应包括来自草根性的新文艺群体人才存量,也要重视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储备队伍,让他们调整视野,走出象牙塔,实现自我观念革命,积极进入新的文艺发展现场,建立新的学术功业,创建新的学术体系。在教师层面,要选拔既具有深厚传统学术修养又具有关注现实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用新文艺群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讲既有原则又有用的知识与理论。这个培训体系既是学员学习的学校,也是教员学习的学校。这里的学员和教员,均需在理论和实践多层面实现转换,引导他们多下基层锻炼,写出普罗大众看得懂愿意看的评论。在评论专业方面,尤其要重视各艺术门类专业性人才的文学性培养与文学性人才的艺术多门类专业性培养。

第五,新文艺群体评论需要发扬敢于实事求是讲真话的“明砍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艺评论“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而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道路,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新文艺群体评论需要实事求是,大胆亮剑,这也就是2020年四川“川派评论”系列研讨会中提出的“明砍精神”。“明砍”来自于一句四川地方歇后语:“月亮坝里耍大刀——明砍”。该批评的时候要批评,该肯定的时候要肯定,不能像以往的文艺评论一样“卖人情”“讲场面”,对待文艺创作一味地阿谀奉承而将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过去一些评论对文艺作品的好处说得较多,对不足却“粉饰太平”,这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经得住考验的务实态度的表现。对于新文艺评论而言,“明砍”强调接受的大众性,采取打比方或者举例子的方法来让深奥晦涩的理论变得简单明白通俗易懂,让自己陈述的新文艺评论可以被大众所接受。这是文艺批评的本性本质体现。不可否认,当代文艺评论话语的确存在以西方理论解释中国文艺的西化文风,但矫枉亦不可过正,盲目排外和故步自封的路同样不可取,如何站在人类文化共同体的高度,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发展新的文艺理论体系是所有文艺从业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其历史使命。新文艺群体评论可以借鉴西方理论,但不可简单削足适履,需要继承发展中国古代文艺评论理论,但不可故步自封,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标准鉴赏评判作品,立足于人民立场和时代现实,当好磨刀石,做好“剜烂苹果”工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阐释者和建设者,逐步形成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文艺话语表达与评价体系。

微信图片_20210201094841.jpg

△2019四川省新文艺群体发展成果展

(来源:四川省文艺网)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展望:随着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新文艺群体的发展与繁盛绝非昙花一现,在这里寄托着中华文艺的新活力与新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辉煌历史正在徐徐展开,前景无比灿烂。


作者:李明泉 白浩 唐浩源,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1期


点击阅读:2020新文艺群体:乘势拓展与主动作为(上)



编辑:丁一
分享
返回顶部
1.601554s